長期服務金計算的具體建議及方案
香港自2025年5月起便會取消強積金對沖長期服務金(LSP)。除了符合合規要求之外,如果企業想還要準確預測其長期服務付款負債和年度支出,到底該怎麼做?無論您希望尋找顧問或內部計算,方程評估提出具體建議及方案協助企業符合香港會計準則要求。
針對一般公司、 跨國公司香港子公司以及NGOs
在計算LSP或委託專業人士時,要留意是否有擦邊成份 : 即只有過份簡單的假設,忽略了本應考慮的精算假設。當中常見的簡單假設包括:「零解僱率」、「 零死亡率」。網上也流傳一些簡單甚至免費的LSP估值工具且聲稱符合「HKAS 19」要求。公司的財務和會計在實務操作時,需要謹慎了解這些估值方案是否真正符合新法例下「HKAS 19」會計要求。
舉例說,估值LSP負債模型是否用以下方式去設定:
假設一名員工40歳並已工作5年, 估值時是否只有以下兩個可能性?
- 員工只會在65歳退休取得LSP
- 無需支付LSP
如果答案為「是」,LSP模型則被簡化為
- 「只會在65歳退休並取得長期服務金機率」;及
- 「1 – 只會在65歳退休並取得長期服務金機率」,即無需支付任何長期服務金的機率
可以想像,實際情境不會是那麼簡單。再者,按照法例,長期服務金不一定需在65歳退休時方才可取。此類模型過為簡陋,不僅不能通過專業審查,更存在會被監管機構質疑的重大風險。
一般公司及NGO查詢估值服務報價時應注意事宜(歡迎直接引用以下4點):
- 評估方是否有具備通過具信譽會計師精算部門覆審的經驗?
- 評估方有哪些參數預設為不會考慮或者「有考慮過但認為不重要,所以假設為零並排除於計算外」?
- 模型是否可以計算解僱率不是0,且死亡率按照政府人口統計之死亡率去計算?
- 評估離職率時能否考慮不同年齡、性別和年資的差異?
如果上述任問題的答案都是「否」,您應要求對方提供充分理據支持評估合規。
估值師如套用不重大原則(insignificant or immaterial)簡化計算,應事先與審計師核實該判定是否合理,並且界定該判定是審計人員責任還是管理層責任。
年資和忠誠度遭低估的問題
我們發現,不少公司或估值師估算時,未有充分考慮員工的工作年資與忠誠度。一般而言,估算時會按公司整體或年齡去套用辭職率,往往忽略員工年資或員工之忠誠度。這個影響非常大。試想像:一名55歳新入職員工與一名55歳但工作年資滿10年的辭職率會一樣嗎?很明顯,高估辭職率會低估潛在的LSP負債。
針對千人以上企業的建議
方程評估建議大型規模企業主動建立精算模型,定期重新計算並掌握最新的LSP成本及負債水平。過千人以上的企業一般混合長工與合約員工,當中涉及長期服務金(LSP)、遣散費(SP)、約滿酬金(gratuity)、自願性供款以及不同工種的差異(如藍領和白領)所衍生的複雜計算問題。透過建立度身定做的估算程式,企業可以定期自行重算,一方面滿足財務報表編制需要,另一方面可定期監控這日益重要的負債責任。
關於方程評估
Valtech方程評估已為多家跨國企業及香港著名公司進行專業評估,現正積極協助擁有數以萬計的僱員的客戶,在新條例下建立估算程式去計算他們LSP負債和開支。Valtech方程評估以嚴謹的態度看待LSP負債評估,旨在透過分享實務操作經驗與在研發評估模型中發現的重要議題,讓更多業內人士,包括企業負責人、審計師以及監管機構注意評估中的細節,從而提升專業水平。
如想了解更多,可以瀏覽Valtech官方網頁: https://hk.valtech-valuation.com